城市,有水则灵。湘江流域,大小城镇星罗棋布。
城市因水而生。而城市下水道不舍昼夜排放的生活污水,已成为湘江不能承受之重。
从2008年开始,我省启动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趁此东风,湘江流域沿岸城市掀起了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高潮。几年下来,直排湘江的生活污水已大幅减少。目前,湘江流域已建成投产污水处理厂80座,日处理能力达394.2万吨。
80座污水处理厂拦截湘江流域生活污水
10月25日下午,记者来到湘潭河西污水处理厂,厂区内绿草如茵,鸟语花香,并未有我们想象中的刺鼻臭味。氧化池内,发黑的污水涌动着泡沫,生物细菌正在“作业”。毗邻的沉淀池里,水清澈了不少,还能看到游动的鱼儿。
“别以为污水处理厂就是脏、乱、臭的代表,我们正在争创省级园林式单位。”湘潭市污水处理有限责任公司经理张迎春表示。
通过管网收集生活污水,该厂仅为湘潭大学、湖南科技大学片区服务的人口就有10万。湘潭市住建局城建科科长张刚介绍,早先该厂只有10万吨的日处理能力,在“三年行动计划”期间又增加了5万吨,现在是全市最大的污水处理厂。
“三年行动计划”,即全省从2008至2010年,建设119个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实现县城以上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
“2007年底我省的城镇污水处理率才36.7%,在全国排名倒数几位。”省住建厅城建处处长宋路明告诉记者,到2007年底,全省仅有污水处理设施21座,而湘江流域绝大多数县城都没有污水处理厂,大量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排湘江,日积月累给湘江流域带来严重污染。在衡阳幸福河,当地居民无奈地总结:“幸福河流什么,附近菜地就浇什么,湘江口子就排什么。”
必须拦住直排湘江的生活污水!为解决资金难题,省里一方面积极争取中央支持,另一方面采取以奖代补、统一申请国家开发银行贷款、引入市场机制等方式,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全省约1/3的项目通过特许经营方式,引入社会资金约33亿元。
大手笔带来大发展。经湘潭溯江而上,株洲的污水处理厂数量达到5座,日处理能力32.2万吨,污水处理率达87%;衡阳从无到有,市区共建成3座污水处理厂,所辖县(市)建成8座,新增日处理能力35万吨;郴州、永州也实现了污水处理厂的规模化投产,新增日处理能力均超过30万吨。郴州市区、县城,生活污水处理率已分别达80%和60%。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总工程师易继红介绍,到2010年底,全省所有设市城市和县城都具备了污水集中处理能力。目前,湘江流域建有污水处理厂80座,日处理能力达394.2万吨,占到全省的73%。
地下管网滞后地表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三年行动计划”虽为湘江流域补上了污水处理的历史欠账,但仅能满足其基本的污水收集率。
欲与城镇化突飞猛进相匹配,“十二五”湘江流域污水处理面临着繁重的增量任务。
以衡阳市为例,根据城市总体规划,预计到2020年生活污水总量将达到每日99万吨。而目前的日处理能力仅35万吨,新建污水处理厂势在必行。
记者10月22日赴衡阳采访,正赶上该市江东污水处理厂开工。衡阳市住建局公用事业科科长蒋颖介绍,在中心城区已规划江东等8座污水处理厂,预计2020年建成投入使用后,将新增日处理能力51万吨。
污水处理能力不足,这在全省是普遍现象。省住建厅透露,围绕“2015年底污水处理率达到85%以上”目标,到2015年底,全省要新增日污水处理规模311万吨,升级改造日处理规模227万吨。
如果说,湘江流域污水处理厂建设速度整体尚可,深埋地下的排污管网,因牵涉面众多,建设难度更大。
正在动工兴建的湘潭市湘江铁牛埠段排水口整治工程,将通过铺设管网,对阳塘渠、湘机闸、铁牛涵3个排水口进行截污。
10月25日,在施工现场,参与建设的同志介绍,截污管网长约6.3公里,分A、B两段。A段穿越房屋、鱼塘、工厂等地貌,然后进入铁牛埠污水泵站;B段若“直来直去”可接上河西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干管,然而此方案将下穿湘电集团厂区,施工难度不小,解决办法唯有“拐个大弯”绕过去。
城郊施工况且如此复杂,中心城区自然难度更大。
在长沙湘江东岸,杜甫江阁附近的一处排水口,不时向湘江直排黑臭污水。
“其实,这一排污口改造从实施主体到资金、招投标,工程前期准备早已做好,可就是无法动工。”长沙市水务局副局长罗国强告诉记者,杜甫江阁排污口改造,与附近城南西路的拆迁改造紧密关联。拆迁未完成,道路就无法启动建设,截污管网工程只能随之耽搁。
在株洲、衡阳、郴州等地采访,记者发现,地下管网建设明显滞后于地上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何况老城区管网改造本身就难度不小,株洲市2008年算过一笔账,如地下管网全部改造到位,至少需投资40亿元!“挖开通信、电缆等管道,才能看到污水管网,还要加上拆迁等费用。现在来看,总投资至少还将增加50%。”株洲“一江四港”整治办主任刘建桥说。
把湘江流域截污当作系统工程实施
为保障水质安全,长沙市曾“摸底”湘江、浏阳河、圭塘河、龙王港、捞刀河、靳江河“一江五河”流域城区段的排水口。结果,共查出110个排水口不同程度存在生活污水直排现象。
长沙排水管理处主任曹东宁分析,其中一大原因是城区不断扩容,而配套的污水处理设施特别是管网建设相对滞后,导致污水无法收集处理而外排入河。铺设污水管网,先要有路网规划;而路网规划,又要依据地区的控制性详规,总不可能为了铺设管网专门修一条道路。他建议各地在进行道路建设时,要综合考虑管网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曹东宁认为,雨污分流设施未真正完善,导致部分污水直接进入雨水系统而外排入河。记者走访湘江流域多地发现,污水处理厂依托的现有管网多为雨污合流。晴天时污水处理率可以高位运行;一到雨天,管网入水量猛增,且COD(化学需氧量)降低,对污水处理效率影响很大。而雨污分流排水管网改造,远非朝夕之功。
株洲市城市排水公司党委书记彭峥认为,要截断直排湘江的生活污水,污泥处理、再生水利用等也需统筹考量。
据了解,我省规划“十二五”期间新增污泥处理处置投资16亿元,新增再生水利用投资26亿元。可截至今年6月底,这两者完成规划任务的比重均在20%上下,而雨污分流的排水管网改造也才刚刚起步,推进相当艰难。
省住建厅城建处处长宋路明认为,截污是个系统工程。单纯来看,截住城市全部生活污水并不难,但水是活的、是流动的,要保证水有地方可去、有设施能处理,否则,湘江干净了,污染却留在了城市。城市管网也和人的动脉、静脉一样,重建健康的城市肌体功能十分重要。
对此,长沙市水务局副局长罗国强也深有同感。他认为,实施截污工程,不仅仅是为了保障水质安全;还要保障防洪安全,即不能出现江水倒灌;同时要保障排渍安全,减少城市内涝。
对城市生活污水治理,长沙提出分阶段实施:近期,以确保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库区水环境安全为基本目标,对全市城区范围旱季直排污水实现全截污、全收集;远期,以构建水生态文明城市、实现城区水环境全面达标为目标。
个案
白石港,向“污水河”宣战
“现在有400多人在作业,土建和设备都已安装完毕,这个月底就能联调通水,预计今年底可以试运行。”10月25日,株洲白石港水质净化中心施工现场,株洲城市排水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刘永强高兴地对记者说。
水质净化中心和污水处理厂有什么区别?面对记者的疑惑,刘永强掰着指头介绍:
水质净化中心的主体是生活污水处理厂,设计日处理能力25万吨,一期处理污水量8万吨。设计出水水质能达到一级A标准,是当前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放的最高标准。而我省已经投产的多数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后排放还是一级B标准。
配套建设污泥处理设施,使得污泥含水率从98%一步到位“脱水”至50%。所有的污泥都运到水泥厂做砖,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配套建设的2万吨/日中水回用系统。今后项目园区内和附近的绿化灌溉、厕所冲洗等,都可以直接利用处理过的中水,将有利于节约水资源。
据了解,白石港是湘江在株洲城区最大的支流,发源于浏阳境内,流经株洲市云田、大坝桥、龙头铺、鹅颈洲,横穿京广铁路、320高等级公路以及市区人民路、建设路,流域面积246平方公里,干流长29公里。原来沿岸居民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排入河,把一条清水河变成了污水河。
株洲市“一江四港”整治办主任刘建桥介绍,白石港水质净化中心总投资5亿元,通过管网配套,可以直接作用于白石港的2个排水口,服务株洲云龙示范区、田心片区等66.74平方公里的区域。
刘建桥告诉记者,一般而言,一座生活污水处理厂从动工到建成要3年,而白石港水质净化中心去年10月动工,今年底就能发挥作用。
“这得益于施工方的科学调度和合理安排工期。不少施工工序从‘串联式’开展变成‘并联式’齐头推进,大大加快了项目进度。”刘建桥说。“早一天投入使用,就相当于往湘江里少排8万吨污水。”
秋日午后,秋高气爽,站在岸边,刘建桥自豪地说,年底水质净化中心运行后,云龙示范区起步片区及田心片区的生活污水,将全部被净化中心“喝”掉,经它充分消化吸收后,“吐”出来的将是可以养鱼浇花的清水,白石港将告别污水河、垃圾河的恶名;通过综合整治,这里将再现鸟鸣林间、蛙声一片的怡人场景。
手记
污水何时“不犯”江水
湘江流域沿线城市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居民生活用水日益增加,带来了污水排放量持续增长,生活污水治理形势紧迫而严峻。
管网建设滞后,污水难入处理厂;雨污没有分离,污泥越来越多,无害化处理意识薄弱……连日来,记者在湘江流域的郴州、衡阳、株洲、湘潭、长沙调查发现,在当前我省各地大规模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的同时,城镇污水处理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也日益凸显。生活污水,依旧是湘江不能承受之重;截污,仍然任重道远。
体制不顺、缺乏规划、资金匮乏、运行管理技术力量薄弱,这是湘江流域生活污水治理需要逐一攻克的难题。
彻底告别生活污水直排湘江,所有城镇污水处理厂外排水达到一级A标准要求,实现城乡污水处理一体化,这是我们的目标。
截断污水直排湘江,事关人人,人人有责。污水治理不仅需要市政部门的规划治理,更需要市民的监督和保护。市民只要发现还有排污口未被治理,或者有单位个人向河道内排污,都可以向环保等部门举报。只有每一位市民都增强保护“母亲河”的意识,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上下联动,群策群力,污水才会“不犯”江水。(胡信松 陈淦璋)
微博互动
@-X-GIRL00:可以在污水处理池里种美人蕉、香蒲等植物。经过一定预处理的污水,通过植物根系的进一步吸收和沙子、细石的过滤净化,使“污水”变为清流。
@饼饼坨zyc:停靠在水面上的餐饮船舶,生活污水往往未经处理就排入水中,造成污染。建议尽快制定餐饮船舶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可先在船上对生活污水进行油水分离,再统一收集,将污水转入城镇污水处理管网。
@芙蓉在野:我家这边建成的集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率较低,也没觉得和以前有多大改变。污水处理厂建成了,要真正运转起来,不能让治污工程“晒太阳”!
@天罡不是天策:生活中用的洗洁精、沐浴露、洗衣粉都含有大量的氮和磷,随污水排入河道,水花生、浮萍等水生植物就会大量繁殖,消耗大量氧气,造成鱼、虾缺氧,破坏区域水体生态平衡,河流就会发臭,直接影响生活环境。
@清哥哥07:在乡下老家,生活垃圾随意丢、生活污水随处泼,现在还比较多。要大力普及环保知识,培养卫生习惯。政府还要多建、建好垃圾站和中转站,帮助村镇改变生活环境。
@三个损友:强化污水处理问责制度。要把污水处理情况与政府主管领导的考评挂钩。环保部门要加强监管,定期通报查处结果,并纳入领导干部考核,确保污水达标排放。
城市因水而生。而城市下水道不舍昼夜排放的生活污水,已成为湘江不能承受之重。
从2008年开始,我省启动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趁此东风,湘江流域沿岸城市掀起了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高潮。几年下来,直排湘江的生活污水已大幅减少。目前,湘江流域已建成投产污水处理厂80座,日处理能力达394.2万吨。
80座污水处理厂拦截湘江流域生活污水
10月25日下午,记者来到湘潭河西污水处理厂,厂区内绿草如茵,鸟语花香,并未有我们想象中的刺鼻臭味。氧化池内,发黑的污水涌动着泡沫,生物细菌正在“作业”。毗邻的沉淀池里,水清澈了不少,还能看到游动的鱼儿。
“别以为污水处理厂就是脏、乱、臭的代表,我们正在争创省级园林式单位。”湘潭市污水处理有限责任公司经理张迎春表示。
通过管网收集生活污水,该厂仅为湘潭大学、湖南科技大学片区服务的人口就有10万。湘潭市住建局城建科科长张刚介绍,早先该厂只有10万吨的日处理能力,在“三年行动计划”期间又增加了5万吨,现在是全市最大的污水处理厂。
“三年行动计划”,即全省从2008至2010年,建设119个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实现县城以上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
“2007年底我省的城镇污水处理率才36.7%,在全国排名倒数几位。”省住建厅城建处处长宋路明告诉记者,到2007年底,全省仅有污水处理设施21座,而湘江流域绝大多数县城都没有污水处理厂,大量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排湘江,日积月累给湘江流域带来严重污染。在衡阳幸福河,当地居民无奈地总结:“幸福河流什么,附近菜地就浇什么,湘江口子就排什么。”
必须拦住直排湘江的生活污水!为解决资金难题,省里一方面积极争取中央支持,另一方面采取以奖代补、统一申请国家开发银行贷款、引入市场机制等方式,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全省约1/3的项目通过特许经营方式,引入社会资金约33亿元。
大手笔带来大发展。经湘潭溯江而上,株洲的污水处理厂数量达到5座,日处理能力32.2万吨,污水处理率达87%;衡阳从无到有,市区共建成3座污水处理厂,所辖县(市)建成8座,新增日处理能力35万吨;郴州、永州也实现了污水处理厂的规模化投产,新增日处理能力均超过30万吨。郴州市区、县城,生活污水处理率已分别达80%和60%。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总工程师易继红介绍,到2010年底,全省所有设市城市和县城都具备了污水集中处理能力。目前,湘江流域建有污水处理厂80座,日处理能力达394.2万吨,占到全省的73%。
地下管网滞后地表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三年行动计划”虽为湘江流域补上了污水处理的历史欠账,但仅能满足其基本的污水收集率。
欲与城镇化突飞猛进相匹配,“十二五”湘江流域污水处理面临着繁重的增量任务。
以衡阳市为例,根据城市总体规划,预计到2020年生活污水总量将达到每日99万吨。而目前的日处理能力仅35万吨,新建污水处理厂势在必行。
记者10月22日赴衡阳采访,正赶上该市江东污水处理厂开工。衡阳市住建局公用事业科科长蒋颖介绍,在中心城区已规划江东等8座污水处理厂,预计2020年建成投入使用后,将新增日处理能力51万吨。
污水处理能力不足,这在全省是普遍现象。省住建厅透露,围绕“2015年底污水处理率达到85%以上”目标,到2015年底,全省要新增日污水处理规模311万吨,升级改造日处理规模227万吨。
如果说,湘江流域污水处理厂建设速度整体尚可,深埋地下的排污管网,因牵涉面众多,建设难度更大。
正在动工兴建的湘潭市湘江铁牛埠段排水口整治工程,将通过铺设管网,对阳塘渠、湘机闸、铁牛涵3个排水口进行截污。
10月25日,在施工现场,参与建设的同志介绍,截污管网长约6.3公里,分A、B两段。A段穿越房屋、鱼塘、工厂等地貌,然后进入铁牛埠污水泵站;B段若“直来直去”可接上河西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干管,然而此方案将下穿湘电集团厂区,施工难度不小,解决办法唯有“拐个大弯”绕过去。
城郊施工况且如此复杂,中心城区自然难度更大。
在长沙湘江东岸,杜甫江阁附近的一处排水口,不时向湘江直排黑臭污水。
“其实,这一排污口改造从实施主体到资金、招投标,工程前期准备早已做好,可就是无法动工。”长沙市水务局副局长罗国强告诉记者,杜甫江阁排污口改造,与附近城南西路的拆迁改造紧密关联。拆迁未完成,道路就无法启动建设,截污管网工程只能随之耽搁。
在株洲、衡阳、郴州等地采访,记者发现,地下管网建设明显滞后于地上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何况老城区管网改造本身就难度不小,株洲市2008年算过一笔账,如地下管网全部改造到位,至少需投资40亿元!“挖开通信、电缆等管道,才能看到污水管网,还要加上拆迁等费用。现在来看,总投资至少还将增加50%。”株洲“一江四港”整治办主任刘建桥说。
把湘江流域截污当作系统工程实施
为保障水质安全,长沙市曾“摸底”湘江、浏阳河、圭塘河、龙王港、捞刀河、靳江河“一江五河”流域城区段的排水口。结果,共查出110个排水口不同程度存在生活污水直排现象。
长沙排水管理处主任曹东宁分析,其中一大原因是城区不断扩容,而配套的污水处理设施特别是管网建设相对滞后,导致污水无法收集处理而外排入河。铺设污水管网,先要有路网规划;而路网规划,又要依据地区的控制性详规,总不可能为了铺设管网专门修一条道路。他建议各地在进行道路建设时,要综合考虑管网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曹东宁认为,雨污分流设施未真正完善,导致部分污水直接进入雨水系统而外排入河。记者走访湘江流域多地发现,污水处理厂依托的现有管网多为雨污合流。晴天时污水处理率可以高位运行;一到雨天,管网入水量猛增,且COD(化学需氧量)降低,对污水处理效率影响很大。而雨污分流排水管网改造,远非朝夕之功。
株洲市城市排水公司党委书记彭峥认为,要截断直排湘江的生活污水,污泥处理、再生水利用等也需统筹考量。
据了解,我省规划“十二五”期间新增污泥处理处置投资16亿元,新增再生水利用投资26亿元。可截至今年6月底,这两者完成规划任务的比重均在20%上下,而雨污分流的排水管网改造也才刚刚起步,推进相当艰难。
省住建厅城建处处长宋路明认为,截污是个系统工程。单纯来看,截住城市全部生活污水并不难,但水是活的、是流动的,要保证水有地方可去、有设施能处理,否则,湘江干净了,污染却留在了城市。城市管网也和人的动脉、静脉一样,重建健康的城市肌体功能十分重要。
对此,长沙市水务局副局长罗国强也深有同感。他认为,实施截污工程,不仅仅是为了保障水质安全;还要保障防洪安全,即不能出现江水倒灌;同时要保障排渍安全,减少城市内涝。
对城市生活污水治理,长沙提出分阶段实施:近期,以确保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库区水环境安全为基本目标,对全市城区范围旱季直排污水实现全截污、全收集;远期,以构建水生态文明城市、实现城区水环境全面达标为目标。
个案
白石港,向“污水河”宣战
“现在有400多人在作业,土建和设备都已安装完毕,这个月底就能联调通水,预计今年底可以试运行。”10月25日,株洲白石港水质净化中心施工现场,株洲城市排水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刘永强高兴地对记者说。
水质净化中心和污水处理厂有什么区别?面对记者的疑惑,刘永强掰着指头介绍:
水质净化中心的主体是生活污水处理厂,设计日处理能力25万吨,一期处理污水量8万吨。设计出水水质能达到一级A标准,是当前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放的最高标准。而我省已经投产的多数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后排放还是一级B标准。
配套建设污泥处理设施,使得污泥含水率从98%一步到位“脱水”至50%。所有的污泥都运到水泥厂做砖,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配套建设的2万吨/日中水回用系统。今后项目园区内和附近的绿化灌溉、厕所冲洗等,都可以直接利用处理过的中水,将有利于节约水资源。
据了解,白石港是湘江在株洲城区最大的支流,发源于浏阳境内,流经株洲市云田、大坝桥、龙头铺、鹅颈洲,横穿京广铁路、320高等级公路以及市区人民路、建设路,流域面积246平方公里,干流长29公里。原来沿岸居民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排入河,把一条清水河变成了污水河。
株洲市“一江四港”整治办主任刘建桥介绍,白石港水质净化中心总投资5亿元,通过管网配套,可以直接作用于白石港的2个排水口,服务株洲云龙示范区、田心片区等66.74平方公里的区域。
刘建桥告诉记者,一般而言,一座生活污水处理厂从动工到建成要3年,而白石港水质净化中心去年10月动工,今年底就能发挥作用。
“这得益于施工方的科学调度和合理安排工期。不少施工工序从‘串联式’开展变成‘并联式’齐头推进,大大加快了项目进度。”刘建桥说。“早一天投入使用,就相当于往湘江里少排8万吨污水。”
秋日午后,秋高气爽,站在岸边,刘建桥自豪地说,年底水质净化中心运行后,云龙示范区起步片区及田心片区的生活污水,将全部被净化中心“喝”掉,经它充分消化吸收后,“吐”出来的将是可以养鱼浇花的清水,白石港将告别污水河、垃圾河的恶名;通过综合整治,这里将再现鸟鸣林间、蛙声一片的怡人场景。
手记
污水何时“不犯”江水
湘江流域沿线城市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居民生活用水日益增加,带来了污水排放量持续增长,生活污水治理形势紧迫而严峻。
管网建设滞后,污水难入处理厂;雨污没有分离,污泥越来越多,无害化处理意识薄弱……连日来,记者在湘江流域的郴州、衡阳、株洲、湘潭、长沙调查发现,在当前我省各地大规模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的同时,城镇污水处理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也日益凸显。生活污水,依旧是湘江不能承受之重;截污,仍然任重道远。
体制不顺、缺乏规划、资金匮乏、运行管理技术力量薄弱,这是湘江流域生活污水治理需要逐一攻克的难题。
彻底告别生活污水直排湘江,所有城镇污水处理厂外排水达到一级A标准要求,实现城乡污水处理一体化,这是我们的目标。
截断污水直排湘江,事关人人,人人有责。污水治理不仅需要市政部门的规划治理,更需要市民的监督和保护。市民只要发现还有排污口未被治理,或者有单位个人向河道内排污,都可以向环保等部门举报。只有每一位市民都增强保护“母亲河”的意识,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上下联动,群策群力,污水才会“不犯”江水。(胡信松 陈淦璋)
微博互动
@-X-GIRL00:可以在污水处理池里种美人蕉、香蒲等植物。经过一定预处理的污水,通过植物根系的进一步吸收和沙子、细石的过滤净化,使“污水”变为清流。
@饼饼坨zyc:停靠在水面上的餐饮船舶,生活污水往往未经处理就排入水中,造成污染。建议尽快制定餐饮船舶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可先在船上对生活污水进行油水分离,再统一收集,将污水转入城镇污水处理管网。
@芙蓉在野:我家这边建成的集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率较低,也没觉得和以前有多大改变。污水处理厂建成了,要真正运转起来,不能让治污工程“晒太阳”!
@天罡不是天策:生活中用的洗洁精、沐浴露、洗衣粉都含有大量的氮和磷,随污水排入河道,水花生、浮萍等水生植物就会大量繁殖,消耗大量氧气,造成鱼、虾缺氧,破坏区域水体生态平衡,河流就会发臭,直接影响生活环境。
@清哥哥07:在乡下老家,生活垃圾随意丢、生活污水随处泼,现在还比较多。要大力普及环保知识,培养卫生习惯。政府还要多建、建好垃圾站和中转站,帮助村镇改变生活环境。
@三个损友:强化污水处理问责制度。要把污水处理情况与政府主管领导的考评挂钩。环保部门要加强监管,定期通报查处结果,并纳入领导干部考核,确保污水达标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