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全国人大代表、九洲集团董事长李寅对第一财经表示,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关系北方地区广大群众温暖过冬,关系雾霾天能不能减少,是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农村生活方式革命的重要内容。
李寅说,近年来,有关地区持续推进农村地区清洁原料取暖替代并取得阶段性成效。然而,仍有部分区域存在电力资源与输配难度大,燃气资源与输配不足,投资强度大、财政补贴压力大,以及现有燃料成本较高的难题。
李寅在前期调研中发现,近年来,地方政府的冬季清洁取暖政策连续补贴,财政负担大,型煤企业回款困难,洁净型煤、气代煤、电代煤等多种清洁替代方式的推广进入了瓶颈期,继续维持难度极大。此外,洁净型煤品质及炉具性能参差不齐,推广难度大。
“调研发现,近两年散煤复燃现象突出。农业废弃物等生物质原料未获认可,就地就近利用仍存障碍。”李寅说,“好料配好炉”仍是现阶段“煤改气”“煤改电”覆盖不到的农村边远地区清洁采暖的最经济有效措施。长期以来,农业废弃物等生物质原料被误作为高污染原料管控,其资源属性未能得到充分发挥,也与绿色低碳发展的要求不相吻合。
供热行业关系国计民生和“双碳”目标的实现。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北方地区供热总面积245亿平方米(城镇供热面积175亿平方米,农村供热面积70亿平方米),其中,清洁供热面积186亿平方米,清洁供热率为76%。全国涉及清洁供热企业8350家,产业总产值9200亿元,从业人员达125万人。
目前,清洁供热产业正在向新型智慧供热产业转型升级。但李寅在调研中发现,目前国家层面缺少支持新型智慧供热推广的指导性文件,地方层面,仅北京、内蒙古等部分地区发布了与推广新型智慧供热相关的政策。大部分供热企业都是根据各自业务特点进行新型智慧供热探索,缺乏指导性、权威性的政策、标准、规范及技术导则。
“新型智慧供热短期内的改造投入大,效益回收期长,全环节设施的智慧化改造升级和配套软件系统的搭建,给供热企业带来较大的资金压力;同时近年能源价格上升,供热成本倒挂严重,供热企业普遍亏损。新型智慧供热建设补贴、专项资金支持及贷款便利等政策相对缺少。”李寅说。
此外,当前供热系统采集、处理、分析大数据能力不足,尚未充分挖掘和利用供热数据的价值,并为系统自动控制和决策提供支持。供热智能化的系统性尚待完善。新型智慧供热试点物联网设备应用较少,深度学习、数据融合等人工智能算法运用较少。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陈松蹊在提案中反映,目前我国公共数据获取渠道不畅,缺乏高质量的再分析科学数据集,数据分析人才缺口非常大,政府部门缺乏统计与数据分析高级专业人才。
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天加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蒋立说,近年来,通过热泵回收火电冷端余热用于建筑供暖有了较大发展,但北方仍有一半以上的城镇建筑采用燃煤燃气锅炉供暖,而非流程制造业还主要依靠锅炉制备热量,由此导致该类余热的回收率不到25%。
蒋立在今年的建议中反映,目前我国在热泵技术领域有一些独创,如水蒸气工质的高温热泵和大温升空气源热泵蒸汽制备技术等,但整体与国际先进水平尚有一定差距,需要解决循环、工质、压缩机和高温润滑等多方面的技术挑战。全面满足冬季建筑供暖和全年非流程制造业用热的需求,最终全面实现零碳热量供给系统,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依靠科技创新,突破技术壁垒。
上述代表、委员就此提出了一些建议,因地制宜,分级分类设置清洁替代推广目标,分阶段替代,逐步严格标准,不搞“一刀切”式推广。建议包括:
运用生物质与不同品质的煤炭资源合理配比生产复合燃料,并配套专用环保供热设备,以形成群众的用能成本较低、政府对供暖排放效果和财政负担可接受、煤炭清洁化以及生物质资源就地就近资源化利用的多赢局面。鼓励地方从经济性、可持续性、适用性等方面考虑,采取多样化、切实可行的取暖供暖技术方案并加以推广。
建议国家层面出台新型智慧供热相关鼓励政策,起草并逐步完善相关标准和规范体系,为新型智慧供热建设提供依据和指导。多措并举,通过市场化方式解决供热企业资金难题。鼓励政策性金融机构为包括新型智慧供热项目在内的供热企业定制低息贷款产品。
建立健全相关法规,把各种工业排放的热气、热水划归为热污染,纳入环保部门管理范围,把余热回收归于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尽快完成我国零碳热量供给规划,制订经济可行的我国热泵技术发展路线图,遴选相关领域的关键示范工程,通过示范工程带动产品研发,并解决其中相关的政策机制问题。优化有关政策,实现公共数据的开放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