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大同市多热源点和城市供热网的实际情况,首次建立了管网水力工况模型,确定了二次网热力站吸收式热泵布置方案,将供热区域内的热网回水温度由65℃降低到39℃,一次网供回水温差由55℃增加至76℃,提高管网热力输送能力38%。供热首站内在供热系统流程上采用串-并联结合的方式,通过串联前置换热器-并联吸收式热泵-尖峰加热器三级加热热网循环水,使低温热网回水与低温乏汽余热的能级更加匹配,使同型号的两台机组形成不同的高低运行背压,降低了两台机组的平均运行背压,减少了初末寒期对发电量的不利影响,提高了系统能效和空冷岛安全性,减少了传热的不可逆损失。
项目实施后,新增供热面积900万㎡。2018年较项目实施前供热量增加541.59万GJ,节能22.22万吨标煤;2019年较项目实施前供热量增加687.96万GJ,节能22.74万吨标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