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上午,在利民东路原信用社家属院,市民马女士家客厅的暖气片上,搭着几件小孩的衣物。她摸着家里的暖气片高兴地说:“供热几天来,确实暖和了。20多年了,今年终于集中供热了。”
同样是在这一天,作为金安热力公司利民社区供热项目的最后6栋楼,也开始打水试压,如果一切顺利,这两天居民家里也会暖和起来了。
一到冬天就供热,这是多平常的事儿,但可能很多人并不清楚,就在利民社区内,有25栋楼1000多户居民,因为种种原因,20多年来从来没有享受过集中供热的温暖。用不少居民的话说,一到冬天,这里简直就是寒冷的“孤岛”。所以,对于今冬能用上集中供热,他们真是从内心里感到高兴。
20多年没用上集中供热
这里成了寒冷“孤岛”
“25栋楼中,涵盖了大小10多个单位的家属院。”11月23日上午,在利民社区供热项目打水试压现场,金安热力公司副总经理窦振坤告诉聊城晚报记者,这些地方都属老旧小区,很多楼房建成于上世纪90年代,从一建成,就从来没有过集中供热。
记者走访发现,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其中原因不少。
“这些楼房看似连成片,但实际上分属不同的单位家属院,很多家属院其实也就是一栋楼而已,居民各自家庭条件不同,供热意愿不一。多年来在集中供热上,始终组织不起来。”走访中,一位小区居民表示,之前几年,有好几次大家伙儿闹着要集中供热,但就是因为没人牵头组织,最后不了了之。
“时间拖得越久,就越难组织。”居民丁先生告诉聊城晚报记者,因为很多居民楼太老了,根本没有外保温层,所以对于热企来说,可能就会因为热消耗大、成本太高,而不愿接这个“烫手山芋”。长此以往,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而从供热部门和热企方面,记者了解到,之所以一直以来没实现集中供热,还因为这一片区多年来不具备基本的用热条件,附近的供热主管网直到前年才铺设完毕,其他如换热站、二级管网此前基本不存在,居民家里的用热管线也因为年久失修,需要进一步更换。
正因为多年无法实现集中用热,居民一到冬天,想什么办法的都有。
“我家之前一到冬天就开空调,整夜的开。”家住姚园子8号楼的居民丁先生说,据他了解,前几年一些回迁户家里,甚至还有用蜂窝炉取暖的。
另一个家属院的居民程先生,之前家里用的是壁挂炉,自己烧暖。“一到冬天就自己烧,其实并不方便,温度也不高。”程先生说,所以他对今冬家里的暖气,太满意了。
多方合力啃“硬骨头”
促成了今年的新变化
承接这片“孤岛”集中供热任务的是金安热力公司。
窦振坤说,接到啃“硬骨头”的任务后,公司先在这一片区进行了一项调查。
“1000多户居民,800多户愿意集中供热。”窦振坤说,这样的数据,充分表明了群众的意愿。
“我记得那一段时间,很多附近居民来我这里复印房产证以便于报名,大家都兴高采烈地说,今年终于有盼头了,如果今年还用不上集中供热,那以后更不用想了。”开广告公司的居民丁先生说,其实自己内心里也很高兴,2005年买房至今,能用上集中供热是多年意愿。所以,他从内心里感谢政府和热企的积极作为。
群众意愿看似明确了,但泼来的凉水依然不少。“很多人都对我们说,今年怕是还弄不成啊。”窦振坤说,很多人的说法是,多少年了没弄好,一定是有原因的,今年就能弄好吗?
事实上,施工过程中,热力公司也确实遇到了很多困难。
“这一片老旧小区集中,不明电缆太多,地下管网复杂不说,还没有图纸,施起工来非常麻烦。”窦振坤说,很多地方都只能靠人工作业,一点点往前推进。加上空间狭小,吊车等大型机械根本进不来,二级管网大小小小4000多米的用热管道,都靠人力运进来,再一点点安装好。加上换热站的建设等等,从9月15日左右开始施工,每天20多个人作业,一忙就忙了两个月。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部门、热源单位也很给力,这是齐抓共管、通力配合的结果。”窦振坤说,市城管局对此事一直高度关注,始终帮助协调各方关系;利民社区和姚园子、肖庄两个居委会都提供了大力协助,尤其是在确保顺利施工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华能热电也特事特办,在工程初验的情况下及时提供了热源。
“我们确实是心往一处使,就想着一定要把这块‘硬骨头’啃下来,让老百姓能用上暖,能有一种获得感。”窦振坤说,好在最终结果还不错,此前几天,其他19栋楼已经开始试压供热,最后这6栋楼,这两天也开始陆续试压了。
“毕竟因为多年没供热,且一些居民家里的取暖设施还达不到条件,包括主管道,也需要多次冲刷,所以这一段时间,可能还需要频繁调试,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窦振坤说,不过,毕竟已经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这一点太重要了。
11月23日下午,记者从市城市管理局供热办获悉,利民社区这片用热“孤岛”绝.对算是此前的一个大难题。今年能实现集中供热,热企确实付出了很多。事实上,我市今年着实啃了几块类似的“硬骨头”,包括乐园小区项目等。下一步,还要继续啃几个“硬骨头”,让市民过个暖冬,能有满满的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