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供热要闻 » 正文

供热环保节能产业渐露头角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7-19  浏览次数:20145

近日,《哈尔滨市2018年“治霾卫蓝”工作实施方案》出台。在具体实施上,今年将淘汰城区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最后10台,确保全市建成区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清零”。淘汰县(市)政府所在地建成区及工业园区内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102台;淘汰9区9县(市)政府所在地建成区外公用事业单位(包括乡镇政府、村委会、学校、医院、养老院等)的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889台,启动淘汰市区建成区的10~20蒸吨(含)燃煤锅炉89台。这是哈尔滨市“治霾卫蓝”供热环保节能改造的再次深入,供热设施产业发展由此迎来新机遇。

政策催生新产业

2017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更是首次提出清洁供热改造、全部淘汰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燃煤小锅炉等具体指标。最近,国家发改委等十部门联合公布《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2017—2021》要求,至2019年,北方地区清洁取暖比例要达到50%,“2+26”城市城区清洁取暖率要达到九成以上,县城和城乡接合部达到七成以上。同时,国家加大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能源发电等清洁能源使用力度。

哈尔滨市不但出台方案,而且也早已行动起来。去年,把清洁能源供热从经营性生产领域,引入居民供热领域,并从去年开始对小锅炉改造,在居民供热上启动用电、气及其他清洁能源试点,并开展了供热企业和风力发电企业直接结算,典型是哈尔滨中润公司与大唐新能源公司开展风电直接交易试点。

记者从哈尔滨供热和环保部门了解到,今年,哈尔滨市加大试点力度,对去年改造后供热的蓄热式电锅炉、燃气锅炉和污水源热泵锅炉等开展成本费用测算。同时调整能源结构,确保燃煤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降至65%以下,力争实现煤炭消费总量负增长。

政策为供热节能环保产业提供了发展环境。哈尔滨2.4亿平方米的供热面积,形成巨大的市场规模,吸引了一大批供热新技术和资本汇聚这里,催生供热环保节能产业新发展。

供热技术百花齐放

巨大的市场需求,促使供热新能源技术百花齐放,从节能环保燃煤锅炉,到燃气锅炉、生物质锅炉、储能式电锅炉、污水源热泵锅炉、节能管线等新技术如雨后春笋般纷纷破土而出。

近日,记者在哈尔滨工业大学相关产业研发基地了解到,在供热领域,不但有已经应用的从污水中提取热源的污水源热泵技术,还有正在实验中的从冬季江河中提取热源的新技术等一大批用于供热的新能源技术。作为供热新技术落地平台的哈工大金涛公司,目前已经开始大面积推广污水源热泵技术,在哈市已有多处试点。

“我们的技术已经纳入哈尔滨市政府供热规划,将来在一些地区应用,尤其是污水处理厂处理过的排放水,从中取热能供热,并可建设区域大型热源替代燃煤锅炉热源。”哈工大金涛公司总经理助理吕永庆告诉记者。

电力供热也有新发展。黑龙江盛恒昌能源公司总经理杨松告诉记者,他们现在应用铝镁砖储热技术,利用一天中的谷时风电供热,把废弃的风力发电能力利用起来,降低供热费用,让电力供热在费用上可接受。

而中惠地热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新技术让供热有了一种新选择。中惠公司开发制造的全球第一片植入建筑物的柔性远红外薄膜,拥有自主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40多项,技术水平国际领先,不仅建起了全球首条电热地膜生产线,还拥有世界规模最大的电热地膜生产基地。产品走在电热膜行业的最前端,从第一代简单的石墨发热到第二代的PTC产品到现在加入石墨烯的元素,产品更高效更节能了。

朗格思特科技公司也带来国际领先的技术。其供热管网节能保温技术,比传统的管网节能效率提升30%,目前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发明专利36项,还有111项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今年入选国家发改委推荐国际节能“双十佳”。

“我们从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入手,经历过引进消化、创新升级等过程,目前,打破了欧洲预绝热保温技术50年的垄断历史。我们的保温技术帮助哈工大金涛公司在污水5℃时仍可提热。”朗格斯特科技公司副经理王辉说。

哈尔滨正吸引着供热创新技术在此集聚,并形成产业链。

国际市场开花结果

记者注意到,作为冬季严寒的大城市,哈尔滨不但吸引致力于供热新技术的企业在这里研发,而且企业还特别期望能在这里做成示范应用效应。因为在最冷的大城市能成熟地应用,在其他地方就会效果更好。

哈工大金涛公司总经理助理吕永庆告诉记者,他们在哈尔滨学院稳定供热4年的示范效应就很好,正促进其他城市的应用。前年沈阳一个200万平方米的小区就采用了他们的技术。市场的认可,也促使企业扩大供热设备的生产规模。去年企业销售已经超过一亿元。项目既有居民供热,又有工企用热。目前他们已在全国推广了4000多万平方米。

在位于哈尔滨市双城区的金涛公司生产基地,记者看到厂区一派紧张的生产场面。焊接的花火飞迸,厂房内几乎堆满了产品部件。

“哈尔滨市的示范效应确实很好,我们国际领先的节能保温管逐渐得到市场认可,去年销售2亿元。从市场规模看,仅哈尔滨市的老旧管网改造工程需求就可以干10年以上。”王辉告诉记者,他们正在建设投资50亿元的“中丹智能供热装备制造寒地产业园”项目,是哈尔滨市“十三五”规划确定的重大产业项目。

供热方式上的创新,也为中惠地热膜项目开启了一片蓝海。据中惠地热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佰华介绍,到2017年,中惠地热膜的市场已经覆盖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300万用户,在新建筑中应用规模达到5000万平方米。中惠发起我国首支清洁供暖基金,投资强度50亿元,由中惠投资整合社会资本,进行城市清洁供暖的投资建设及运营。现在,中惠开始走向澳大利亚、乌克兰等国际市场。

 
关键词: 供热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服务热线:010-80801894 合作电话:010-80801894 媒体联系:QQ 769209918 Email: 769209918@qq.com(征稿)
北京中兴聚源科技有限公司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京ICP备09007515号 |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