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古城保护与改造指挥部获悉,连日来,施工人员冒着高温闷热天气,在古城地下综合管沟进行暖气管道铺装,今年冬季,古城内有望实现集中供暖。
记者了解到,聊城开历史先河,在全市乃至全省首创性地开展了地下综合管沟建设,目前供水、供暖、强弱电等各项功能已日趋健全,为我市乃至全省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探索了宝贵经验。
据悉,聊城在古城保护与改造工作中立足杜绝马路“拉链”问题,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建成了总长度6200余米的地下综合管沟,水、电和通信等各种管线均在地下管沟内铺设,不仅维修方便,且附有人防和旅游观光功能。在地下走廊,还有好几个壁窗,里面是古地道和防空洞。古地道距地面有4米左右,东西走向,高约1.5米,为明朝时期修建,而防空洞约有1米宽2米高,地面用水泥铺就,洞顶为弧形,用石灰抹顶,修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地下观光走廊每隔不远就有一处低洼地面,这是集水坑,一旦走廊有积水,这里的排水泵就会启动,将积水排出走廊。
该工程是我国过去几年中新建工程中最宏大、最完善的地下综合管沟。其建设不仅使古城内杜绝了线杆遍布的情况,还以其首创性、便利性,对古城生命活力的延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显著提升了古城的功能和潜在价值。该项目以其前瞻性、科学性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赞誉,曾获2012年度“山东省人居环境范例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