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经过对老旧楼房室内供热计量装置节能改造、室内管网热平衡改造和建筑外维护结构节能改造,改造后建筑物节能率达到50%,家家户户都比往年热多了,被称为“暖房工程”。当下,供热老旧管网改造、锅炉检修已陆续开始,供热企业认为“暖房工程”能切实改善供热质量,希望今年政府继续实施这一惠民工程,从而提高供热质量,改善供热双方关系;热用户也希望自家楼房今年能被列入“暖房工程”计划。
节能改造后房屋冬季温度明显提高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主要进行三大改造工程:建筑维护结构节能改造;室内供热系统计量及温度调节改造;热源和供热管网热平衡改造。2015年,我市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完成了178.2万平方米,在上个采暖季效果明显。据初步统计,以2007年10月为界,我市存量老旧房在3000万平方米以上。
去年,兰州市热力总公司完成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项目共50万平方米的改造任务,主要对雁滩科教城、安宁东区科教城、安宁西区科教城、甘南花园进行了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该公司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围护结构节能改造,包括外墙四个立面、房顶、地下室顶板、门窗保温。通过完成楼顶保温和防水施工,在原屋面增加50毫米厚b1级真金板保温层和保护层,铺设两道防水层;供热计量改造采用温度面积法,每栋楼增设栋表作为计量贸易结算表,室内外安装温度采集系统、分摊系统、数据传输系统,室内对原单管暖气包加装旁通管和三通恒温阀实现自主温度调控(甘南花园无需改造)。这样一来,住户可以根据室温自动调节温度,实现“按需用热”,还可以提高用户自主节能意识,节约能源;热源及管网热平衡改造于2015年先期完成,原锅炉房进行了间供和变频改造,对部分阻力较大管网和阀门进行了更换,各支线节点安装了自力式流量调节阀,用来解决冬季供热远端冷、近端热的问题。
市热力总公司改造前后的数据对比显示:能效测评数据显示节能量50%左右,实际供热情况室温较上年度普遍上升2度左右,实际节能率30%以上,一个采暖季节约能耗折算成标煤7855吨,相当于减少污染物排放二氧化硫2589吨、粉尘5341吨、氮氧化物294吨。
“此改造项目经过去冬的供暖运行,住户普遍反映室温达标,节能减排效果明显,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能效测评结果显示节能量均大于45%。”市热力总公司一位负责人说,“结合项目小区燃气锅炉房的耗气量等成本和收费情况,热力总公司制订了相应的计量收费方案以解决工程后续的工程资金和住户节能收益,即每年按计量结果测算出各住户节能率,按照现行的收费形式收缴热费,按节能率的高低向住户返还5%-10%的应收热费,其余节能收益付工程款,待工程合同执行完毕后,全面按计量收费执行,去冬安宁和雁滩科教城已向住户退费5%应缴热费,共计55万元。”
“暖房工程”暖了房也美化了环境
“以前的老旧房子怎么供都不太热,这主要是旧房子外面少了一层保温层。”采访中,记者总能听到一些供热站这样的抱怨声。
“老旧楼房因建设年代久远,多为非节能的建筑,普遍保温性能差。供热温度不达标,住户抱怨不缴费,供热企业自然‘无米下锅’,供需双方陷入恶性循环。”一位长期从事供热的业内人士说。
市热管办供热科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从以往的供热纠纷来看,都是因为用户家中不热而拒缴热费;但供热单位也是满腹委屈,因为建筑物老旧,管网老旧,锅炉房再怎么烧用户家里就是不热。现在,各级政府实施节能改造项目,就从根本上解决了用户家中不热的问题。“家里热了,老百姓才能心甘情愿地去缴供热费。”
一位供热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分户采暖、分户计量的确可以解决一些供热矛盾,但并非灵丹妙药。对于老旧楼房而言,分户采暖改造费用大,改造难度大,而从实际情况看,给这些建筑‘穿衣戴帽’是解决供热矛盾的最好的方式。”
通过节能改造,给老旧楼房“穿衣戴帽”,可以产生一系列好效果,冬天暖和了,夏天也清凉了;更换窗户后,噪音降低了,防尘效果有了;建筑外面重新整饰,小区的环境质量改善,城市面貌也得到了极大地提升。
6月28日,记者从市建设局获悉,因为去年的部分改造任务到今年5月底才全部完工,所以,今年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工程的总体任务还未正式下发。但因为改造效果明显,供热改造后供热纠纷明显下降,所以,我市大部分供热企业都希望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工程能继续进行下去,“这对于供热供需双方都是一件大好事。”
据了解,此项目资金来源为国家奖励资金、企业自筹和个人集资。经过市供热总公司对项目小区的调查,住户基本不愿出资。市供热总公司这位负责人说,由市供热总公司负责的50万平方米改造费用招标价共6000万元,截至5月底,国家到位资金共2628万元,共支付2634万元。目前项目还未进行结算,按国家、省市奖励标准拨付后,4个项目资金缺口预计2000万元左右。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事情,市热力总公司在2015年度的改造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改造经验,也遇到很多方面的困难。但是,供热企业还是希望改造项目在兰州逐年开展,这样,将从根本上提高供热质量,有效减少供热纠纷,促进兰州供热工作朝着良性发展的方向推进。
节能改造后房屋冬季温度明显提高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主要进行三大改造工程:建筑维护结构节能改造;室内供热系统计量及温度调节改造;热源和供热管网热平衡改造。2015年,我市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完成了178.2万平方米,在上个采暖季效果明显。据初步统计,以2007年10月为界,我市存量老旧房在3000万平方米以上。
去年,兰州市热力总公司完成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项目共50万平方米的改造任务,主要对雁滩科教城、安宁东区科教城、安宁西区科教城、甘南花园进行了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该公司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围护结构节能改造,包括外墙四个立面、房顶、地下室顶板、门窗保温。通过完成楼顶保温和防水施工,在原屋面增加50毫米厚b1级真金板保温层和保护层,铺设两道防水层;供热计量改造采用温度面积法,每栋楼增设栋表作为计量贸易结算表,室内外安装温度采集系统、分摊系统、数据传输系统,室内对原单管暖气包加装旁通管和三通恒温阀实现自主温度调控(甘南花园无需改造)。这样一来,住户可以根据室温自动调节温度,实现“按需用热”,还可以提高用户自主节能意识,节约能源;热源及管网热平衡改造于2015年先期完成,原锅炉房进行了间供和变频改造,对部分阻力较大管网和阀门进行了更换,各支线节点安装了自力式流量调节阀,用来解决冬季供热远端冷、近端热的问题。
市热力总公司改造前后的数据对比显示:能效测评数据显示节能量50%左右,实际供热情况室温较上年度普遍上升2度左右,实际节能率30%以上,一个采暖季节约能耗折算成标煤7855吨,相当于减少污染物排放二氧化硫2589吨、粉尘5341吨、氮氧化物294吨。
“此改造项目经过去冬的供暖运行,住户普遍反映室温达标,节能减排效果明显,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能效测评结果显示节能量均大于45%。”市热力总公司一位负责人说,“结合项目小区燃气锅炉房的耗气量等成本和收费情况,热力总公司制订了相应的计量收费方案以解决工程后续的工程资金和住户节能收益,即每年按计量结果测算出各住户节能率,按照现行的收费形式收缴热费,按节能率的高低向住户返还5%-10%的应收热费,其余节能收益付工程款,待工程合同执行完毕后,全面按计量收费执行,去冬安宁和雁滩科教城已向住户退费5%应缴热费,共计55万元。”
“暖房工程”暖了房也美化了环境
“以前的老旧房子怎么供都不太热,这主要是旧房子外面少了一层保温层。”采访中,记者总能听到一些供热站这样的抱怨声。
“老旧楼房因建设年代久远,多为非节能的建筑,普遍保温性能差。供热温度不达标,住户抱怨不缴费,供热企业自然‘无米下锅’,供需双方陷入恶性循环。”一位长期从事供热的业内人士说。
市热管办供热科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从以往的供热纠纷来看,都是因为用户家中不热而拒缴热费;但供热单位也是满腹委屈,因为建筑物老旧,管网老旧,锅炉房再怎么烧用户家里就是不热。现在,各级政府实施节能改造项目,就从根本上解决了用户家中不热的问题。“家里热了,老百姓才能心甘情愿地去缴供热费。”
一位供热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分户采暖、分户计量的确可以解决一些供热矛盾,但并非灵丹妙药。对于老旧楼房而言,分户采暖改造费用大,改造难度大,而从实际情况看,给这些建筑‘穿衣戴帽’是解决供热矛盾的最好的方式。”
通过节能改造,给老旧楼房“穿衣戴帽”,可以产生一系列好效果,冬天暖和了,夏天也清凉了;更换窗户后,噪音降低了,防尘效果有了;建筑外面重新整饰,小区的环境质量改善,城市面貌也得到了极大地提升。
6月28日,记者从市建设局获悉,因为去年的部分改造任务到今年5月底才全部完工,所以,今年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工程的总体任务还未正式下发。但因为改造效果明显,供热改造后供热纠纷明显下降,所以,我市大部分供热企业都希望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工程能继续进行下去,“这对于供热供需双方都是一件大好事。”
据了解,此项目资金来源为国家奖励资金、企业自筹和个人集资。经过市供热总公司对项目小区的调查,住户基本不愿出资。市供热总公司这位负责人说,由市供热总公司负责的50万平方米改造费用招标价共6000万元,截至5月底,国家到位资金共2628万元,共支付2634万元。目前项目还未进行结算,按国家、省市奖励标准拨付后,4个项目资金缺口预计2000万元左右。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事情,市热力总公司在2015年度的改造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改造经验,也遇到很多方面的困难。但是,供热企业还是希望改造项目在兰州逐年开展,这样,将从根本上提高供热质量,有效减少供热纠纷,促进兰州供热工作朝着良性发展的方向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