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零散供热企业技术力量、资金力量有限,无法投入更多技术和资金对二次管网进行维修,所以导致供热难、收费难等问题。”采访中,一位供热专家建议,“结合外地经验,兰州也可以构架大供暖格局。让有实力的大供热企业收编社会供热小企业,投入资金进行管网改造;并且,在一家供热站出现问题时,大企业可以快速进行调配,以保证供热安全。”
仁和公司:弃供甩供小区我来管
这个故事得追溯到2008年。那年冬天,由于亏损严重,金昌路供热站提出由政府托管,为了确保广大市民冬季取暖,兰州市热力总公司“临危受命”接管了金昌路供热站。之所以要弃供,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住户因家里不热拒不缴费、供热站因被拖欠采暖费而严重亏损。“每年的缴费率还不到60%,供热站实在坚持不住了!”
兰州市热力公司接管后,凭借自己的专业技术和强大的实力,迅速进行管网改造,以最快速度开始供热,并本着“以热暖心”的想法,先供好热再收费。在之后的采访中,记者在金昌路供热站看到用户排队缴暖气费的感人场面,一位用户说:“今年暖气供得好,心甘情愿来缴费。”
兰州市热力总公司的一组数据显示,2008年接管金昌路供热站后,第一年热费收缴率就达到了95%;2009年热费收缴率则达到了97%。
成功接管第一家社会供热站后,为了应对更多的弃供甩供问题,2009年,兰州市热力总公司成立了兰州仁和热力经营有限责任公司,专门负责接管社会弃供小区。据了解,公司成立5年来,市热力总公司已接管、托管社会锅炉供热站20多家。据介绍,托管、接管前后,供热站的达标率和缴费率都有大幅度的提高。
问题:大企业供热面积不足三成
随着我市经济社会和城市的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全市总用热面积已超过1亿平方米,但兰州热力所承担的供热面积仅为全市总用热面积的24%左右,覆盖率不足四分之一,其余绝大部分地区仍然由各企事业单位自有小锅炉房供热。据统计,目前共有社会锅炉房500多座,锅炉800多台。这些社会小锅炉房运行资金匮乏、供热技术落后、经营管理不善,近年来频频发生弃管、停供事件,导致所属区域市民无法用热。
建议:大供热格局有利于供热管理
随着社会的变迁,城市供热问题在众多历史遗留问题的纠缠下举步难艰。旧楼房管道老化、二次管网找不到管家、锅炉改造无处落实资金……诸多问题交错复杂,看起来像一团乱麻。
采访中,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供热专家说,“由大的供热企业整合社会产权供热企业,利用大企业的资金优势和技术优势,先把影响供热质量的老问题解决掉,其他后续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把‘死结’打开,路就活了。”
这位专家说,所谓大供暖格局,就是有效整合供热资源,在城市中形成以三四家大企业为主体、少数社会产权供热站为补充的供暖格局。在大企业中,一旦一家供热站出现问题,公司可以调配内部资源,让其他供热站临时提供热源,以保证正常供暖;同时,再派技术人员抢修恢复正常供暖。
对于这种说法,市热管办也有同感。“兰州供热站产权结构复杂,集中联片供热企业相对好管理,而且他们是大企业,社会责任感强,技术、资金力量雄厚,能提前进行管网维护、改造,能最大程度保障供热质量。只要供热质量能保障,收费问题就不大了。”市热管办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