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宇外保温板水泥涂料结实美观,楼门口加装单元门保温安全,楼梯内供暖管网有序排布,户门口分户计量表一目了然,户内分室控温阀自主调温……一项被住户亲切称为“暖房子”的民心工程,惠及静宁城区5580户、65.9万平方米的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程,为幢幢楼房穿上了“花棉衣”,让城市有了“风度”,让住户有了“温度”,这是静宁县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带来的新气象。
暖气不暖,节能改造迫在眉睫
“每到冬季供热期,局里的全部工作都投入到处理供热纠纷上,接待上访、入户调查、调解矛盾成为主要工作,尤其是遇到降温天气,上访量骤升,处理纠纷心有余力不足。”静宁县公用事业管理局局长陈红福说。
“冬天暖气不暖,房子冻得待不住,谁来解决我的问题?”这是采暖住户的上访理由。“热费缴不全,公司供暖资金有限,按要求标准供暖,难道要我赔钱供暖,我的损失谁来赔?”这是供暖企业的质疑。“热费缴和不缴都供同样的暖,我为什么要全缴?”“公司按热费核算供暖,目前的楼房都是串联式管网,既然缴不全热费,只能较低标准供暖,公司有什么过错?”双方的理由和质疑都很充分,于是大家只能找主管部门和政府解决问题。
长期以来,这种连锁“捆绑”式的供暖矛盾导致全县供暖质量连年下降,住户怨声载道,不论是企业欠暖在先还是住户欠费在先,都必须以民生为先,解决城区1.5万住户的采暖问题成为该县迫在眉睫的难题。
供用热矛盾突出的问题在哪里?暖气不暖的症结又在哪里?相关部门经过多次入户走访和调研发现,供热质量差的根本原因是供热基础设施陈旧,供热管网锈蚀老化破损,跑冒滴漏现象严重,从而导致居民不缴费,企业无力供的恶性循环。
典型引领,节能改造温暖民心
2011年,静宁县委县政府紧抓国家推进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作机会,开始在全县大力推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为确保改造工作顺利有序开展,县里实行“公用事业管理局牵头,相关单位配合,供热公司具体实施,群众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先后两次组织供热单位负责人及技术人员40人次赴合作、榆中等市县进行了考察学习,积累了经验,激发了供热单位落实改造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既改工作的主体在于住户,住户态度决定着既改的成败。为做好住户的思想动员工作,引导住户积极参与既改工作,县里分小区、分楼栋组织召开住户代表会议,征求群众意见,制订改造方案,确保住户的知情权与参与权,让居民真正了解节能改造的意义,提高住户参与改造工作的热情。
既改项目的难点在于户内改造。首先,项目改造会破损室内装饰,其次是用户担心改造后的取暖效果。基于各方面考虑,县里将突破口选择在连续多年供热质量差,供热矛盾突出,欠费较大的西苑小区宏安供热站的煤矿和国税两栋家属楼试点实施。经过一个采暖期的实践证明,通过热源、分户热计量和外墙保温三方面的改造,供热质量明显提高,改造十分成功,居民的反映良好。
西苑小区两栋楼的受益居民一传十,十传百,居民主动要求改造的热情一下子调动起来了,西苑小区率先完成了改造,历年没有收缴的欠费也基本收清了,其他供热站的负责人也有信心了,全县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工作的大幕随之拉开。两年来,静宁县热力、电信、鑫源、亚泰等12家供热企业先后加入到改造的行列,目前已全面完成各项改造任务。自2011年启动实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以来,全县累计投入资金1.04亿元,改造既有建筑141幢5580户65.9万平方米。
探索经验,节能改造走出新模式
根据城区节能改造迫切需求,静宁县按照“户内改造跑在项目前面改,保温工程跟在项目后面做”的工作思路,今年超额完成了原定的节能改造任务,全年累计完成174幢6596户89万平方米户内改造任务。
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是静宁县实施既改工程中的一大亮点。县里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实施综合改造,为项目实施提供了资金保障。自既改工作实施以来,供热企业筹措资金4680万元,实施热源及公共管网改造;按照每平方米补助资金52.5元,争取国家和省里以奖代补项目改造资金3500余万元;住户户均承担20元/平方米,项目融资1338万元对户内管网进行了分户改造;县财政通过发放供热补贴等形式,累计拨付资金882万元。同时,县里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给予了多项优惠,有效减轻了改造资金不足的问题等。
改造项目的实施,解决了城区供暖设备更新和节能改造的实际困难,供热企业老旧锅炉更新换代和老旧管网更新步伐加快。全县合并供暖站点7处,淘汰老旧微小锅炉14台,新安装节能环保锅炉8台,铺设更新老旧管网2.16万米,供热基础设施、供热现状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静宁县实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促进了节能减排,改善了生态环境;提高了居民生活居住质量,夏季室温平均降低摄氏2-3度,冬季室温平均提高摄氏3-4度。提升了城市形象,使城市更加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