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产业分析 » 正文

供热计量的发展与回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8-16  浏览次数:32970
  一、序言 
  时光如梭,转眼中国供热计量改革已走过近二十个年头了,如果把1995年在天津最早进行的供热计量的一个“试验”作为供热计量改革的一个最初的探索,随着国家对节能减排工作的更加重视以及大力支持和国家经济发展形势的要求,经过近二十年努力,目前供热计量工作进入了一个迅猛的发展时期,其结果必将促进我国的供热计量改革工作进入一个更快的发展轨道。 
  二、最初的探索 
  1995年至1996年采暖季,由天津市热力公司引进德国和丹麦等国家的热量表、热分配器和温控阀等先进的供热计量仪表和设备,与德国TECHEM公司合作,并结合我国供热采暖实际情况,对单管和双管采暖系统在供热计量的节能效果方面进行了双比试验。取得了在相同工况下,使用供热计量仪表和装置比不使用供热计量仪表和装置节约能源20%的初步结论。而后天津市“供热办”1997年又继续组织在天津市凯丽花园和欣苑公寓进行了住宅小区供热计量试点试验。应该说上述试验是我国供热计量改革的前奏曲。上述试验不仅是验证供热计量是否节能,更重要的是通过供热计量试验,对我国实行了多年的按面积收费并且主要作为福利式的供热体制提出了挑战,由此提出了要进行供热体制改革的一个新的理念。1998年11月9日天津市的供热计量试验在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进行了重要报道,受到建设部和国内有关城市的密切关注。 
  三、政策指引 
  2000年2月18日,建设部以76号部长令发布《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其中第五条规定:“新建居住建筑的集中供热分配系统应当使用双管系统,推行温度调节和户用热量计费装置,实行供热计量收费。”并且在第二十四条规定:“本规定自2000年10月1日起实施。” 
  这是我国最早的由政府行政管理部门正式颁布的推行供热计量政府文件,他拉开了中国实施供热计量和供热收费改革的序幕。在此之后政府与有关部门又多次下文指导和组织供热计量和收费改革工作,其中2003年7月21日由建设部、发改委等八部委发布的“的关于印发《关于城镇供热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2005年12月6日由建设部、发改委等八部委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城镇供热体制改革的意见》”、2007年5月23日“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2008年5月21日住建部、财政部发布“《关于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作的实施意见》”、2010年2月2日住建部、发改委、财政部和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供热计量改革工作的意见》”等国务院及政府部门文件都对供热计量和供热收费体制改革作出明确要求和规定,同时将“供热计量”、“供热体制改革”与节能减排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结合起来,起到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四、发展历程 
  在上述文件指导和推动下,我国的供热计量事业经过了2000年到2004年改革初始阶段的探索与试点,2005年到2009年相对快速的发展,2010年开始全面推广,可以说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一批与供热计量相关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检定规程等行政和技术文件相继发布和实施,新建建筑的供热计量和既有住宅建筑的供热计量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原来一些等、看的城市或供热企业在在供热计量的法律、法规的约束下和节能减排形势的推动下也开始了供热计量工作具体实施进程。 
  五、热计量技术的发展 
  供热计量除了供热管理部门和供热企业积极响应外,供热计量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也直接影响着供热计量事业的发展进程。从2000年发布的76号部长令揭开供热计量事业的发展进程开始,热计量仪表、热计量方法的发展和选择就存在着不同看法和争论。从最初的机械式热量表发展到目前超声波热量表,从家用“户表”发展到目前“楼栋表”、“关口表”,从开始从国外引进的“进口表”到目前快速发展的“国产表”,从开始进行试点试验分户计量的“一户一(热量)表”、和适合既有建筑的“热分配器(表)的热计量方法,到目前部分省、市推崇的“通断时间面积法”、“流量温差法”等依据我国国情创造出的热量“分摊”计量法,都证明了供热计量技术发展历程。热计量仪表和热计量方法发展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这其中碰到过“进口表”的“水土不服”,也出现过个别“国产表”生产商为了应对无序的竞争,以次充好降低成本争夺市场的现象。其结果是个别热量表企业不能严格按照标准要求组织生产,导致产品质量无法保证;不能保证产品型式和生产条件与型式批准时一致;申请型式批准和许可证考核时的产品质量与实际生产的产品质量存在“两张皮”现象;企业之间恶性竞争,导致产品质量低下,扰乱了市场经营秩序。 
  六、热计量行业发展成果 
  当然上述现象的出现都是供热计量事业发展道路上的支流,十几年的供热计量事业发展使得我们已经由最初的依赖进口热计量仪表到目前国内已经有近200家热计量仪表生产企业,这其中有的企业规模已达到年产量达30万块(套)以上,已经和欧洲的大型企业规模相媲美。目前中国的热量表企业已经正在摆脱从最初的单纯模仿国外产品的“初级阶段”,转向学习消化国外经验并结合我国近二十年热计量工作应用的具体实践经验,创造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热计量仪表和装置。并且由单纯的研究、生产“热计量仪表”走向研究、生产以热计量仪表为主线,配合远传抄表系统的“能源计量服务系统”,从而真正发挥了供热计量系统工程的作用,为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和公平收费创造和谐社会提供了条件。在热计量设施快速发展的同时,到2012年采暖季结束,我国北方15个省、市、自治区累计实现供热计量收费面积达到5.36亿平方米,尽管这个数字仅为北方供暖面积的六分之一,但2012年供热计量面积比2011年供热计量面积净增了69%(2011年为3.17亿平方米)这个统计结果看,供热计量改革确实取得明显的成效。 
  七、存在问题与解决方案 
  尽管供热计量改革从探索到全面发展已有近二十年了,但在推进供热计量改革工作中仍存在认识和观念、体制和机制、系统设施及能力四大障碍。 
  1.真正意义的计量收费尚未全面实施 
  在实行供热计量改革,落实节能减排、建筑节能工作的具体过程中,实现热计量收费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目前国内的多数项目只进行了计量而未落实收费。在供热计量技术日趋完善的形势下,收费问题是目前供热计量改革进程中所遇到的瓶颈问题。 
  2.技术支撑不完善 
  近二十年的发展,我国已经有了一套供热计量相关技术的标准、规范、规程,但仍存在着供热计量方法和供热计量相关产品的技术和标准不完善、供热计量产品的质量有待提高、供热计量产品的检测试验能力不足、检测水平有待提高、供热系统性能不高、供热成本及热价的科学合理分析不够等诸多问题,上述问题的存在是缺乏必要的技术支撑。 
   3.解决方案 
  针对上述问题,应该在扩大收费试点范围、提升供热系统品质、制定、修改和完善相关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加大供热计量相关技术人员的培训、建立供热计量产品和系统的质检体系,是解决供热计量存在的四大障碍的有效途径。 
  供热计量改革既关系到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又关系到供热事业的生存与发展。供热计量是供热改革的关键问题,近二十年的实践证明,这项工作复杂而艰巨,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对此应进行深入研究,积极配合协调、稳妥地推进我国的供热计量行业往前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供热计量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服务热线:010-80801894 合作电话:010-80801894 媒体联系:QQ 769209918 Email: 769209918@qq.com(征稿)
北京中兴聚源科技有限公司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京ICP备09007515号 |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